碘伏不慎进入眼睛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尽快就医检查。眼部接触碘伏可能引发结膜充血、角膜损伤等不良反应,需由眼科医生评估处理。
碘伏是含碘消毒剂,对眼部黏膜有刺激性。冲洗时应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持续冲洗至少15分钟,避免揉搓眼睛。冲洗后仍有刺痛、畏光、视力模糊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角膜上皮损伤,需使用荧光素染色检查。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眼膏预防感染,如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严重者需用促进角膜修复的滴眼液如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儿童或特殊体质者接触碘伏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眼睑肿胀、分泌物增多。这种情况除常规冲洗外,还需联合抗过敏治疗,如使用依美斯汀滴眼液。糖尿病患者、角膜病史患者更易发生深层组织损伤,冲洗后必须进行裂隙灯检查。误用高浓度碘伏原液时,可能造成化学性眼灼伤,需急诊行前房穿刺冲洗。
居家可准备无菌生理盐水作为应急冲洗液,较自来水更符合眼内渗透压。冲洗时注意水流方向应自内眦向外眦,避免污染健侧眼睛。就医时需携带碘伏包装说明浓度信息,日常存放消毒剂应远离儿童活动区域。恢复期间避免游泳、佩戴隐形眼镜,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保护角膜。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优质蛋白,如胡萝卜、深海鱼等,有助于黏膜修复。
甲状腺癌碘131治疗的治愈标准通常包括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持续低于检测下限、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摄碘病灶以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甲状腺癌患者接受碘131治疗后,医生会通过多项指标评估治疗效果。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是甲状腺组织分泌的蛋白,治疗后其水平持续低于检测下限提示肿瘤细胞被有效清除。影像学检查如全身碘131扫描未见异常摄碘病灶,说明没有残留或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临床症状如颈部肿块、声音嘶哑等完全消失也是治愈的重要依据。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重复进行碘131治疗以达到治愈标准。
治愈后仍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及颈部超声,保持低碘饮食并遵医嘱调整甲状腺激素替代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