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和肝血管瘤可通过核医学检查中的PET-CT与SPECT进行鉴别诊断。
PET-CT利用氟代脱氧葡萄糖显像剂在肿瘤中的高代谢特点识别肝癌,肝癌细胞因糖酵解活跃会大量摄取显像剂,呈现明显放射性浓聚;而肝血管瘤作为良性病变代谢率低,显像剂摄取显著低于肝癌。SPECT采用锝标记红细胞扫描,肝血管瘤因血池填充效应呈现缓慢渐进性放射性浓集,早期呈低摄取而延迟相放射性明显增高;肝癌因新生血管紊乱仅表现为轻度不均匀摄取,无延迟强化特征。两种检查联合应用时,PET-CT对肝癌诊断特异性较高,SPECT对血管瘤特征性表现更具鉴别价值。
检查前需空腹4小时以上,糖尿病患者需调整血糖水平,妊娠期女性应避免放射性检查。
结直肠癌需要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等疾病鉴别。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病程较长且易复发,可通过结肠镜检查发现黏膜充血水肿及浅表溃疡。肠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患者常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病变多位于回盲部,病理检查可见干酪样坏死肉芽肿。克罗恩病属于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呈节段性分布,内镜下可见纵行溃疡和鹅卵石样改变,易形成肠瘘或肠梗阻。
日常应注意观察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腹胀等症状,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完善肠镜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