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长泡可能与外耳道湿疹、真菌感染、疱疹病毒感染、外伤性水疱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避免抓挠等方式治疗。
1、外耳道湿疹外耳道湿疹通常由过敏或局部刺激引起,表现为瘙痒和渗出性水疱。治疗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接触过敏原,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氧化锌软膏、炉甘石洗剂。
2、真菌感染外耳道真菌感染多与潮湿环境有关,伴随白色分泌物和耳闷感。建议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克霉唑溶液、氟康唑胶囊,同时避免掏耳等刺激行为。
3、疱疹病毒感染耳部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常伴剧烈疼痛和簇状水疱。需早期应用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喷昔洛韦乳膏进行抗病毒治疗。
4、外伤性水疱不当掏耳或异物损伤可能导致血疱或浆液性水疱。应停止局部刺激,防止继发感染,必要时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
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自行挑破水疱,若出现发热、听力下降或持续疼痛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