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疼痛特点和并发症风险。胃溃疡多发生在胃窦和胃小弯,疼痛常于餐后加重;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球部,疼痛多表现为饥饿痛或夜间痛。两者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使用等因素相关,但十二指肠溃疡更易合并出血或穿孔。
1、发病部位胃溃疡好发于胃窦和胃小弯处,病变可深达黏膜肌层。十二指肠溃疡则集中于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此处黏膜防御能力较弱。内镜检查是明确溃疡位置的金标准,胃镜下可见胃溃疡边缘规则或不规则,而十二指肠溃疡多呈圆形或椭圆形。
2、疼痛特点胃溃疡疼痛多出现在进食后30-60分钟,因食物刺激溃疡面导致,部分患者伴有腹胀恶心。十二指肠溃疡典型表现为空腹时上腹灼痛,进食后缓解,夜间痛醒较常见。疼痛节律性差异有助于临床初步鉴别,但需结合胃酸分泌检测确认。
3、并发症风险十二指肠溃疡更易发生出血和穿孔,因球部血管丰富且壁薄。胃溃疡癌变风险略高,尤其长期不愈的胃体溃疡。两种溃疡均可引起幽门梗阻,但十二指肠溃疡导致的瘢痕性梗阻更常见。胃溃疡患者需定期复查排除恶变。
4、胃酸分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多数存在胃酸分泌过多现象,基础胃酸排出量增高。胃溃疡患者胃酸分泌通常正常或偏低,可能与胃黏膜屏障功能下降有关。胃液分析显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夜间酸突破更明显。
5、治疗侧重两者均需根除幽门螺杆菌,但十二指肠溃疡更强调抑酸剂疗程。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对十二指肠溃疡效果显著,胃溃疡需联合胃黏膜保护剂如枸橼酸铋钾颗粒。难治性十二指肠溃疡可考虑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片。
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均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规律进食。建议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蒸蛋,少食多餐减轻胃肠负担。发作期可适量食用苏打饼干中和胃酸,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反跳性酸分泌增多。合并出血时应禁食并及时就医,恢复期逐步过渡到软食。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溃疡愈合情况,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