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恶露异味可通过保持会阴清洁、及时更换卫生用品、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药物干预等方式改善。异味通常由细菌感染、宫腔残留物、个人卫生不当、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引起。
1、细菌感染产后免疫力下降易引发细菌感染,恶露可能伴有腐臭味或发热。需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肟、甲硝唑、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2、宫腔残留胎盘或蜕膜组织残留会导致恶露量多且气味腥臭,可能伴随腹痛。需超声检查确认后行清宫术,或使用缩宫素、益母草颗粒等促进子宫收缩。
3、卫生管理会阴护理不当易滋生细菌,建议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如厕后使用温水从前向后冲洗,避免盆浴或使用刺激性洗剂。
4、饮食调整高糖高脂饮食可能加重异味,建议增加温开水、莲藕、山楂、红糖等活血化瘀食物,减少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摄入。
若恶露异味持续超过3周或伴随发热腹痛,应及时就诊妇科排除感染。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使用阴道冲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