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糖与糖尿病的关系需科学看待,糖尿病可能由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胰腺功能异常、肥胖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干预、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等方式管理。
1、遗传因素:家族史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风险因素,若父母患有糖尿病,子女患病概率可能增加。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早期筛查可通过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2、胰岛素抵抗:长期高糖饮食可能导致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改善方式包括减少精制糖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膳食纤维。
3、胰腺功能异常:胰岛β细胞受损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常见于1型糖尿病。这种情况需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如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等。
4、肥胖因素:内脏脂肪堆积会加重代谢紊乱,尤其腰围超标者更易出现糖耐量异常。减重5%-10%即可显著改善血糖,建议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
日常需限制添加糖摄入量,每日不超过25克,优先选择低糖水果如草莓、蓝莓,同时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