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体内铅含量可通过饮食调节、药物驱铅、环境控制和定期监测等方式实现。铅暴露可能与环境污染、职业接触、含铅用品使用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1、饮食调节增加钙铁锌等矿物质摄入有助于抑制铅吸收,可多食用乳制品、红肉、坚果及深绿色蔬菜,避免空腹食用高铅食物如松花蛋、爆米花。
2、药物驱铅严重铅中毒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驱铅药物,如依地酸钙钠注射液、二巯丁二酸胶囊、青霉胺片等,药物使用需配合肝肾功能监测。
3、环境控制更换含铅水管、避免使用劣质化妆品和玩具,接触铅尘后及时清洗,职业暴露者需规范佩戴防护用具并定期进行血铅筛查。
4、定期监测高风险人群应每3-6个月检测血铅水平,儿童血铅超过50微克/升或成人超过100微克/升时需启动医学干预。
日常生活中注意勤洗手、清洁家居灰尘,孕妇及儿童应避免接触含铅涂料老化的房屋,出现头痛腹痛等铅中毒症状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