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致鼻中隔偏曲可通过鼻腔冲洗、药物治疗、物理矫正、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通常由慢性炎症刺激、先天发育异常、外伤、鼻腔占位性病变等原因引起。
1、鼻腔冲洗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减少分泌物堆积,缓解黏膜水肿。适用于轻度偏曲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需配合抗组胺药物控制过敏反应。
2、药物治疗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可减轻炎症,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能短期改善通气。需注意连续使用减充血剂不超过7天,可能与药物性鼻炎有关。
3、物理矫正鼻中隔复位器适用于外伤后急性偏曲,需在48小时内进行。慢性偏曲合并通气障碍者可尝试鼻腔扩张支架,通常表现为持续性鼻塞、头痛。
4、手术治疗鼻中隔成形术适用于偏曲角度超过15度或引发鼻窦炎者,可能与既往骨折、鼻腔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术后需配合鼻腔填塞止血和抗感染治疗。
日常避免用力擤鼻及鼻腔外伤,冬季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术后定期复查鼻腔恢复情况。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复查鼻内镜评估矫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