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肉毒素可能出现面部僵硬、局部肿胀、头痛、眼睑下垂、过敏反应等副作用。肉毒素是肉毒杆菌分泌的神经毒素,通过阻断神经肌肉信号传导发挥作用,临床常用于除皱、瘦脸及治疗肌张力障碍等疾病。
1、面部僵硬肉毒素注射后面部表情肌活动受限是常见现象,多因药物扩散至非目标肌肉导致。额纹注射可能伴随眉部下垂,咬肌注射可能影响笑容自然度。症状通常在2-8周逐渐消退,重复注射需间隔3个月以上。注射后24小时内避免平卧及按摩注射部位。
2、局部肿胀注射针头刺激可能引起局部红肿淤青,常伴轻微疼痛感。冷敷可缓解症状,通常3-5天自行消退。凝血功能障碍者淤青持续时间可能延长,注射前应停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1周。注射后6小时避免剧烈运动。
3、头痛约10%受术者可能出现紧张性头痛,与注射时肌肉紧张或药物代谢产物刺激有关。症状多出现在注射后24小时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镇痛药。持续性头痛需排除颅内压增高可能。
4、眼睑下垂额部注射时药物向眼轮匝肌扩散可能导致暂时性上睑下垂,表现为睁眼费力。可通过新斯的明注射液拮抗部分作用,多数2-4周恢复。选择高浓度低容量注射方式可降低发生概率。
5、过敏反应对肉毒毒素或辅料过敏者可出现皮疹、瘙痒甚至呼吸困难。注射前需详细询问过敏史,备有肾上腺素注射液等急救药品。妊娠期、哺乳期及重症肌无力患者禁用。
接受肉毒素治疗后应保持注射部位清洁,避免高温环境导致血管扩张加速药物扩散。出现吞咽困难、发音含糊等全身中毒症状需立即就医。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及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能显著降低风险,注射后定期复诊评估效果与安全性。日常注意防晒保湿,避免过度面部按摩或射频类美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