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耳具有润肺止咳、清热止血、养阴润燥等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咯血、肠风下血等症状的辅助治疗。石耳是传统中药材,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功效包括增强免疫力、抗氧化、调节血脂等。
1、润肺止咳石耳中的多糖和黏液质能缓解呼吸道黏膜干燥,改善肺热引起的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对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疾病导致的咳嗽,石耳可与川贝母、杏仁等配伍使用。石耳多糖还能促进支气管纤毛运动,帮助排痰。
2、清热止血石耳含有的胶质成分可形成保护膜覆盖出血创面,适用于肺胃出血、痔疮出血等情况。其凉血作用能缓解血热妄行引起的鼻衄、牙龈出血。临床常用石耳配伍白茅根、侧柏叶等药材增强止血效果,但大出血时仍需及时就医。
3、养阴润燥石耳性平味甘,能滋补肺胃之阴,改善热病伤阴导致的口干舌燥、皮肤干裂。对于糖尿病引起的阴虚烦渴,可配合麦冬、玉竹使用。石耳所含的天然保湿因子还能缓解秋季燥邪引发的咽干喉痒。
4、调节免疫石耳多糖能激活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实验表明其提取物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长期适量食用可降低呼吸道感染概率,但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谨慎使用。
5、抗氧化石耳中的多酚类物质能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氧化损伤。其抗氧化活性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中老年人日常食用可辅助维护心血管健康,但需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
使用石耳时可选择炖汤、煮粥等烹饪方式,每日食用量建议控制在10-15克干品。石耳质地较硬,需提前用温水浸泡6-8小时至完全发胀,去除根部杂质后烹调。过敏体质者初次食用应少量尝试,出现皮肤瘙痒、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停用。石耳作为药食两用材料,治疗疾病时需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不宜替代正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