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多数情况下可以矫正牙齿,但需在炎症控制后进行。矫正可行性主要取决于牙周炎严重程度、牙槽骨吸收情况、牙齿松动度、患者口腔卫生状况。
1、炎症控制急性期需先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消除牙龈红肿出血,待探诊深度小于4毫米后再评估正畸方案。
2、骨量评估通过锥形束CT测量牙槽骨高度,垂直型骨吸收超过根长1/3时需谨慎,水平型骨吸收需配合骨增量手术。
3、松动分级牙齿松动度Ⅱ度以上需先进行牙周夹板固定,正畸力值需调低至常规的1/3-1/2,采用轻力间歇牵引。
4、维护能力患者需掌握邻面清洁工具使用,矫正期间每2-3个月需复查牙周状况,必要时进行维护期刮治。
矫正期间建议使用冲牙器和牙间隙刷,避免食用粘性食物,定期进行牙周专业护理和菌斑染色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