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小儿血液科

如何预防新生儿溶血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李芸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怎么治疗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可通过光疗、输血治疗、药物治疗、换血治疗、免疫球蛋白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母婴血型不合、遗传性红细胞膜异常、红细胞酶缺陷、血红蛋白病、感染等因素引起。

1、光疗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常用方法,通过特定波长光线促进胆红素分解。光疗适用于轻度溶血性贫血伴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并保护患儿眼睛。光疗设备包括LED光疗灯和光纤毯,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方案。

2、输血治疗

当血红蛋白低于临界值或出现心力衰竭时需输注洗涤红细胞。输血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ABO/Rh血型不合者应选择O型Rh阴性红细胞。输血量按10-15ml/kg计算,速度控制在5ml/kg/h以内,输血后需监测生命体征。

3、药物治疗

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可通过阻断Fc受体抑制溶血进程,常用剂量为1g/kg。碳酸氢钠注射液用于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白蛋白注射液可结合游离胆红素。这些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4、换血治疗

对于重症溶血伴核黄疸风险者可采用双倍量换血疗法。通过脐静脉或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可快速清除致敏红细胞和胆红素。换血量通常为患儿血容量的2倍,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由专业团队操作。

5、免疫球蛋白治疗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能竞争性抑制抗体与红细胞结合,适用于Rh或ABO血型不合引起的免疫性溶血。治疗期间需监测肾功能和血栓风险,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和皮疹。该疗法常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

确诊溶血性贫血的新生儿应住院治疗,家长需配合医护人员做好体温、尿量及皮肤颜色监测。哺乳母亲应暂停进食可能加重溶血的食物,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出院后定期复查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计数,按医嘱补充铁剂和叶酸,避免使用氧化性药物。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喂养情况及大便颜色,发现异常及时返院复查。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肝癌 脱水 视盘炎 髌骨脱位 肺毛霉病 巩膜葡萄肿 结节性痒疹 糜烂性胃炎 肌红蛋白血症 食管失弛缓症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