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囊肿可通过定期观察、药物治疗、穿刺引流、开颅手术等方式治疗。脑囊肿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感染、外伤、寄生虫等因素引起。
1、定期观察体积较小且无症状的囊肿建议每6-12个月复查头颅CT或MRI,监测囊肿变化。日常避免剧烈运动及头部撞击。
2、药物治疗合并感染时可使用头孢曲松钠、阿昔洛韦、甲硝唑等抗感染药物。囊肿引发癫痫需服用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左乙拉西坦等抗癫痫药。
3、穿刺引流适用于位置表浅的蛛网膜囊肿,通过立体定向穿刺抽吸囊液。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定期影像学复查。
4、开颅手术针对引起脑疝或严重压迫的囊肿,采用显微镜下囊肿切除术。手术风险与囊肿位置相关,可能遗留神经功能缺损。
术后患者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用力咳嗽或擤鼻涕,三个月内禁止游泳及潜水活动,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