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迷走性晕厥可能由迷走神经过度兴奋、体位突然改变、情绪应激反应、心脏传导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干预等方式治疗。
1、迷走神经过度兴奋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会导致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诱发晕厥。建议避免长时间站立,发作时立即平卧抬高下肢。可遵医嘱使用阿托品、麻黄碱、米多君等药物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2、体位突然改变由卧位或坐位快速站立时,血液因重力作用淤积在下肢,导致脑灌注不足。改变体位时应缓慢动作,日常进行抗重力训练。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氟氢可的松、屈昔多巴、米多君等药物增加血容量。
3、情绪应激反应疼痛刺激或情绪激动时触发血管迷走反射,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等前驱症状。需识别并避免诱发因素,前驱期采取交叉腿、握拳等对抗动作。可遵医嘱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
4、心脏传导异常可能与窦房结功能不全或房室传导阻滞有关,常伴心悸、胸闷等症状。需完善心电图检查,严重者需植入心脏起搏器。可遵医嘱使用异丙肾上腺素、茶碱、氨茶碱等药物改善传导。
患者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进行倾斜训练等物理疗法,避免高温环境及过度疲劳,发作频繁时需及时心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