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根下方囊肿可通过根管治疗、囊肿摘除术、颌骨手术、定期复查等方式处理。囊肿通常由龋齿感染、根尖炎症、牙外伤、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1. 根管治疗早期根尖囊肿可清除感染牙髓,使用氢氧化钙糊剂等材料充填根管,配合头孢克洛、甲硝唑、布洛芬等药物控制炎症。
2. 囊肿摘除术较大囊肿需手术刮除囊壁,可能与慢性根尖肉芽肿或牙源性角化囊肿有关,表现为咬合不适和颌骨膨隆,术后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预防感染。
3. 颌骨手术囊肿破坏颌骨时需植骨修复,通常与成釉细胞瘤等疾病相关,伴随面部畸形,需联合CT检查评估范围。
4. 定期复查术后每3-6个月拍摄X光片监测复发,囊肿可能与遗传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相关,需长期跟踪随访。
日常避免咬硬物刺激患处,选择软毛牙刷清洁口腔,术后初期进食流质食物,发现牙龈肿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