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充血剂主要用于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症状,通过收缩鼻腔血管减少充血,改善通气功能。常见作用包括减轻鼻黏膜肿胀、促进鼻腔分泌物排出、缩短鼻塞持续时间、降低继发感染风险。
减充血剂通过作用于鼻腔血管α受体,快速收缩扩张的毛细血管,缓解鼻黏膜水肿。常用药物有伪麻黄碱、羟甲唑啉、赛洛唑啉,但连续使用不宜超过3天。
药物收缩血管后可增大鼻腔通道空间,使气流阻力下降。患者使用后呼吸通畅度提升,夜间睡眠质量改善,尤其对合并过敏性鼻炎者效果显著。
鼻腔充血减轻后纤毛运动功能恢复,有助于排出积存的黏液性分泌物。配合生理盐水冲洗效果更佳,可减少病毒在鼻腔的滞留时间。
通畅的鼻腔环境能降低细菌定植概率,减少鼻窦炎等并发症。但需注意过度使用可能损伤鼻黏膜屏障,反增加感染风险。
使用减充血剂期间应保持室内湿度,多饮温水,避免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