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抑郁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物理治疗等方式改善。失眠抑郁通常由心理压力、作息紊乱、神经递质失衡、器质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可纠正负面思维模式,正念训练帮助缓解焦虑情绪。建议每周进行3-4次专业心理疏导,配合家庭支持系统建设。
2、药物治疗帕罗西汀可调节5-羟色胺水平,曲唑酮改善睡眠结构,米氮平具有双重抗抑郁作用。需在精神科医师指导下规范用药并定期复诊。
3、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固定作息时间,午后避免咖啡因摄入,晚餐后适度散步。卧室环境应保持黑暗安静,床铺仅用于睡眠。
4、物理治疗经颅磁刺激可改善前额叶功能,光照疗法调节生物节律。严重病例可考虑改良电休克治疗,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饮食中增加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等食物,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症状持续加重时需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