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刺卡在喉咙一般不会自行溶解。鱼刺主要由钙质和蛋白质构成,难以被人体消化液快速分解,多数情况下需要通过医疗手段取出。
鱼刺卡喉后,咽喉部黏膜受到刺激会出现疼痛、异物感,吞咽时症状加重。较小的鱼刺可能随吞咽动作被带入食道,但尖锐鱼刺可能刺入黏膜深层,导致局部水肿或感染。民间喝醋、吞饭团等方法不仅无效,还可能使鱼刺扎得更深。正确做法是立即停止进食,避免吞咽动作,用压舌板检查可见部位,浅表鱼刺可由他人用镊子小心取出。
若鱼刺完全嵌入黏膜或位置较深,需通过喉镜或食管镜取出。延误处理可能导致化脓性感染、颈部脓肿等并发症,尤其儿童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对于疑似鱼刺残留超过24小时者,可能出现发热、颈部肿胀等感染征象,需进行影像学检查排除穿孔风险。
日常进食鱼类时应专注细嚼,避免说笑打闹。家长需为儿童剔除鱼刺,选择少刺鱼种如鳕鱼、龙利鱼等。发生鱼刺卡喉后,即使症状暂时缓解也不可掉以轻心,隐匿性鱼刺可能移位造成迟发性损伤,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术后24小时内进食温凉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促进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