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使用益生菌、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等方式治疗。腹泻通常由喂养不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母乳喂养的宝宝继续母乳喂养,母亲需避免进食生冷、油腻食物。奶粉喂养的宝宝可暂时更换为无乳糖配方奶粉,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应暂停添加新辅食,给予米汤、稀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加重胃肠负担。
2、补充水分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家长需少量多次给宝宝喂温水、淡盐水或稀释的苹果汁。每次喂5-10毫升,间隔10-15分钟一次。观察宝宝尿量,若4-6小时无排尿需警惕脱水。
3、使用益生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缓解因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需用温水冲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需选择不含乳制剂的益生菌。
4、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散Ⅲ能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预防轻中度脱水。每袋需用250毫升温开水冲调,分次服用。若宝宝出现呕吐可暂停10分钟后再少量喂服,严重呕吐或拒绝饮用时需就医。
5、蒙脱石散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内的病毒、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保护肠黏膜。常用药物如思密达蒙脱石散,需空腹服用,与其他药物间隔2小时。细菌性腹泻需在医生指导下联用抗生素。
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尿量、体温及大便性状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呕吐频繁、精神萎靡或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应立即就医。护理期间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2岁以下宝宝禁用洛哌丁胺等药物。母乳喂养的母亲应注意饮食清淡,保证充足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