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物理治疗、中药调理、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盆腔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性传播疾病、宫腔手术操作、卫生习惯不良、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盆腔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等。头孢曲松钠对革兰阴性菌效果显著,左氧氟沙星可覆盖支原体感染,甲硝唑针对厌氧菌感染。用药期间需完成全程治疗,避免耐药性产生。
2、物理治疗慢性盆腔炎可采用超短波、微波等物理疗法。通过热效应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治疗时需避开月经期,体温超过38摄氏度或急性发作期禁用。建议每周治疗3-5次,10-15次为1个疗程。
3、中药调理妇科千金片、金刚藤胶囊、盆炎净栓等中成药具有清热利湿功效。适用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慢性盆腔炎。中药汤剂可根据证型配伍,湿热瘀结型常用红藤、败酱草,气滞血瘀型多用丹参、赤芍。
4、手术治疗输卵管卵巢脓肿或盆腔脓肿形成时需手术引流。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可清除脓液、分离粘连,保留生育功能。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盆腔炎,必要时可行输卵管切除术。术后需配合抗感染治疗。
5、生活方式调整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保持会阴清洁,每日更换棉质内裤。急性期卧床休息时采取半卧位,利于炎症局限。饮食宜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长期使用抗生素需补充益生菌。
盆腔炎患者需注意经期卫生,避免使用不洁卫生用品。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下腹部疼痛加剧或出现高热需及时复诊。治愈后3个月内定期复查,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备孕女性建议进行输卵管造影评估,慢性盆腔炎患者可配合艾灸关元、子宫等穴位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