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疮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持皮肤清洁、局部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脸上疮可能与细菌感染、毛囊炎、痤疮、皮脂腺囊肿、疖肿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
1、保持皮肤清洁脸上疮患者需每日用温水及温和洁面产品清洁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或护肤品。清洁后可用干净毛巾轻轻按压吸干水分,不可用力擦拭。油性皮肤者可适当增加清洁频率,但每天不超过3次,过度清洁可能破坏皮肤屏障。
2、局部外用药物细菌感染引起的脸上疮可遵医嘱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类外用药。炎症明显的痤疮可选用阿达帕林凝胶、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药物。使用前需清洁双手,取适量药膏薄涂于患处,避免接触眼睛和黏膜。
3、口服药物对于范围较大或伴有全身症状的脸上疮,医生可能开具盐酸多西环素片、头孢呋辛酯片等口服抗生素。重度痤疮患者可能需要异维A酸软胶囊等药物,但该药有致畸风险,育龄期女性须严格避孕。所有口服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服用。
4、物理治疗顽固性脸上疮可采用红蓝光照射治疗,蓝光可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红光具有抗炎和修复作用。较大的疖肿或囊肿可能需要医生进行穿刺引流,排出脓液后促进愈合。治疗后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
5、手术治疗反复发作的皮脂腺囊肿或已经形成明显脓肿的脸上疮,可能需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或囊肿切除术。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后需定期换药,保持伤口清洁。瘢痕体质者术后可能出现增生性瘢痕,需提前告知医生。
脸上疮患者日常应避免用手挤压患处,防止感染扩散和留下瘢痕。饮食宜清淡,减少高糖、高脂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精神紧张。选择无油配方的防晒产品,防止紫外线加重炎症。若疮体持续增大、疼痛加剧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油性皮肤者建议每周使用1-2次温和去角质产品,但炎症期间应暂停使用。保持枕巾、毛巾等贴身物品的清洁,定期更换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