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湿敷治疗、光疗等方式治疗。接触性皮炎通常由过敏反应、刺激物接触、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皮肤屏障受损等原因引起。
1、避免接触过敏原接触性皮炎的首要治疗措施是识别并避免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常见过敏原包括镍、染发剂、橡胶制品、化妆品中的香料或防腐剂等。患者可通过斑贴试验明确致敏物质,日常生活中需避免直接接触。若因职业因素无法完全回避,应佩戴防护手套或使用隔离霜。皮肤接触可疑物质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减少过敏原残留。
2、外用药物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缓解炎症反应,伴有渗出时选用氧化锌软膏保护创面。慢性苔藓样变患者可使用他克莫司软膏或吡美莫司乳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合并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外用制剂。所有外用药每日涂抹1-2次,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
3、口服药物中重度患者需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缓解瘙痒,严重水肿或泛发性皮炎可短期服用泼尼松片。免疫调节剂如复方甘草酸苷片有助于控制变态反应。继发细菌感染时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真菌感染用伊曲康唑胶囊。口服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4、湿敷治疗急性渗出性皮损可用3%硼酸溶液或0.1%依沙吖啶溶液冷湿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湿敷能收敛消肿、清除痂皮,但需注意保持敷料湿润度。大面积湿敷需监测体温防止受凉,纱布需无菌处理。渗液减少后改用油剂或糊剂包扎,促进表皮修复。
5、光疗顽固性慢性接触性皮炎可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每周2-3次,累计20-30次。光疗通过调节局部免疫反应抑制皮炎进展,治疗期间需佩戴护目镜保护眼睛,照射后涂抹保湿霜预防干燥。光敏感患者、红斑狼疮患者禁用,治疗前后避免使用光敏性药物。
接触性皮炎患者日常应选择无香料、无酒精的温和洗护产品,洗澡水温不超过38℃,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避免搔抓皮损,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补充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皮肤修复。若皮损持续加重、出现脓性分泌物或发热,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