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炎性多数属于轻度病变,严重程度与息肉大小、病理类型及是否癌变有关,主要风险因素包括慢性炎症刺激、遗传易感性、不良饮食习惯及年龄增长。
1. 病理特征:炎性息肉多为良性增生,通常体积较小且生长缓慢,可能与长期胃肠炎症刺激有关,可通过肠镜下切除治疗。
2. 癌变概率:单纯炎性息肉癌变概率较低,但若合并腺瘤样改变或直径超过10毫米时需警惕,病理活检是确诊关键。
3. 伴随症状:可能出现便血、腹泻或黏液便,症状持续加重时需排除溃疡性结肠炎等基础疾病,建议完善粪便钙卫蛋白检测。
4. 监测干预:1-2年需复查肠镜,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高危人群可考虑阿司匹林化学预防。
确诊后应遵医嘱定期随访,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