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败血症可能由产道感染、胎盘残留、泌尿系统感染、手术操作污染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高热、寒战、心率加快、意识模糊等症状。
1. 产道感染:分娩过程中产道黏膜损伤可能导致细菌入侵,需及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甲硝唑控制感染,同时进行创面清创处理。
2. 胎盘残留:胎盘组织滞留宫腔易滋生细菌,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炎并发展为败血症,需行清宫术清除残留组织,配合使用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噻肟等药物。
3. 泌尿系统感染:孕期生理变化增加尿路感染风险,未及时治疗可能上行感染导致败血症,可选用呋喃妥因、磷霉素氨丁三醇、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疗。
4. 手术操作污染:剖宫产等手术中消毒不严格可能将细菌带入血液循环,需严格无菌操作,术后预防性使用头孢唑林、万古霉素、美罗培南等广谱抗生素。
产后需保持会阴清洁,监测体温变化,出现持续发热或异常分泌物应及时就医,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