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可通过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血压管理、康复训练等方式干预。中风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房颤动、糖尿病等原因引起。
1、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在时间窗内可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需在发病4.5小时内完成评估。溶栓治疗可能伴随脑出血风险,需严格监测凝血功能。
2、抗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中风患者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预防血栓。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需配合胃黏膜保护剂使用。
3、血压管理急性期血压控制在180/100mmHg以下,慢性期维持在140/90mmHg以下。可选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等降压药物,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4、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肢体功能锻炼、言语训练和吞咽康复。康复治疗需持续3-6个月,结合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改善后遗症。
中风后需低盐低脂饮食,控制每日钠摄入低于5克,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戒烟限酒并保持适度有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