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子宫肌瘤可通过定期监测、药物控制、介入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子宫肌瘤在孕期可能由激素变化、遗传因素、炎症刺激、血管异常等原因引起。
1、定期监测体积较小的无症状肌瘤建议每4-6周进行超声检查,监测肌瘤大小及胎儿发育情况,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按压。
2、药物控制出现明显疼痛或出血时可使用黄体酮、缩宫素抑制剂等药物,常用剂型包括口服地屈孕酮片、肌注醋酸亮丙瑞林、静脉滴注盐酸利托君。
3、介入治疗肌瘤快速增大压迫器官时可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阻断血流使肌瘤萎缩,该治疗需在孕中期进行并由专业团队评估风险。
4、手术切除肌瘤直径超过10厘米或导致严重并发症时,孕中期可考虑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需同时进行胎儿监护和宫缩抑制治疗。
孕期发现子宫肌瘤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摄入含雌激素食物,定期产检时需主动向医生说明肌瘤病史,出现剧烈腹痛或阴道流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