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患者需定期监测血钙、血磷水平,主要与钙磷代谢紊乱、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矿物质代谢异常、心血管钙化风险等因素有关。
1. 钙磷代谢紊乱肾功能减退导致磷排泄减少、活性维生素D合成不足,引发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需限制高磷饮食,使用磷结合剂如碳酸钙、司维拉姆,并补充钙剂及骨化三醇。
2. 继发甲旁亢低钙血症刺激甲状旁腺增生,导致甲状旁腺激素过度分泌。可通过西那卡塞调节PTH水平,严重者需手术切除增生的甲状旁腺组织。
3. 骨矿物质异常钙磷失衡会导致肾性骨病,表现为骨痛、骨折。需定期检测骨密度,使用特立帕肽等抗骨吸收药物,配合维生素D类似物帕立骨化醇。
4. 心血管钙化高磷血症促进血管钙盐沉积,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需严格控制血磷在目标范围,必要时使用非钙磷结合剂碳酸镧。
建议患者每1-3个月复查血钙血磷,遵医嘱调整饮食及用药,避免摄入动物内脏、坚果等高磷食物,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