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可能由遗传因素、皮肤屏障受损、接触过敏原、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湿修复、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等方式治疗。
1、遗传因素:特应性体质具有遗传倾向,患者常伴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病史。建议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氧化锌软膏等免疫调节药物。
2、皮肤屏障受损:过度清洁或频繁接触化学制剂破坏皮脂膜,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需避免碱性洗剂,使用含神经酰胺的润肤霜进行修复。
3、接触过敏原:镍金属饰品、化妆品防腐剂等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伴随剧烈瘙痒。需进行斑贴试验排查过敏原,可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抗组胺药。
4、内分泌失调:妊娠期或更年期激素波动可能加重湿疹,常见于乳房、外阴等部位。可能与黄体酮水平变化有关,表现为对称性红斑渗出,需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等弱效激素。
建议穿着纯棉衣物,避免搔抓刺激,发作期间减少海鲜、辛辣食物摄入,症状持续需及时至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