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靶向药常见的危害主要包括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间质性肺炎等不良反应。靶向治疗虽精准性高,但仍可能因药物作用机制引发特定器官或系统的毒性反应。
1、皮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易导致皮肤干燥、痤疮样皮疹,可能与毛囊炎症反应有关。轻度皮疹可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中重度需口服多西环素或暂停靶向药。
2、腹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常引起肠道黏膜损伤,表现为水样便或腹痛。蒙脱石散、洛哌丁胺等止泻药可缓解症状,严重脱水时需静脉补液并调整用药方案。
3、肝功能异常部分靶向药经肝脏代谢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与药物直接肝毒性相关。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异常时可使用谷胱甘肽或甘草酸二铵进行保肝治疗。
4、间质性肺炎罕见但严重的肺实质纤维化反应,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需立即停用靶向药,联合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必要时辅助氧疗。
使用靶向药物期间应严格遵医嘱复查胸部CT、肝功能等指标,出现持续发热或气促等症状时须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