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肺腺癌可通过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浸润性肺腺癌通常由基因突变、长期吸烟、环境污染等因素引起。
1、靶向治疗:浸润性肺腺癌可能与EGFR、ALK等基因突变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胸痛等症状。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250mg/片、厄洛替尼150mg/片、阿法替尼40mg/片可直接作用于突变基因,抑制肿瘤生长,副作用较小,适合特定基因突变患者。
2、免疫治疗: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药物如帕博利珠单抗200mg/次、纳武利尤单抗240mg/次适用于PD-L1表达较高的患者,疗效持久且副作用可控。
3、手术切除:对于早期浸润性肺腺癌,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常见术式包括肺叶切除术、楔形切除术。手术可彻底清除病灶,术后结合靶向或免疫治疗可降低复发风险。
4、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通过检测EGFR、ALK等基因突变状态,可确定是否适合靶向治疗。检测方法包括组织活检、液体活检,结果准确率高。
5、综合评估: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基因突变状态、身体状况综合评估。多学科会诊可制定个性化治疗策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浸润性肺腺癌的治疗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类、新鲜蔬菜水果;运动方面可选择轻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增强体质;护理上需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