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失眠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胃肠不适、维生素D缺乏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睡眠环境、补充营养素、治疗基础疾病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部分儿童存在睡眠节律基因异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或频繁夜醒。建议家长记录睡眠日记,医生可能推荐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替胺、阿戈美拉汀等调节生物钟。
2、环境刺激噪音、强光或睡前过度兴奋会刺激神经系统。家长需保持卧室安静黑暗,睡前1小时避免电子设备,可配合白噪音机营造舒适环境。
3、胃肠不适肠绞痛、胃食管反流等疾病会导致夜间不适。可能与喂养方式或食物过敏有关,表现为哭闹、弓背。医生可能开具西甲硅油、蒙脱石散等缓解症状。
4、维生素D缺乏低维生素D水平影响神经发育和钙吸收,易引发睡眠障碍。通常伴随多汗、枕秃,需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3滴剂。
建立固定睡前程序,白天保证充足运动,避免午后摄入含糖饮料。若持续2周未改善需就诊儿童保健科排除神经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