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造影通常建议在疑似冠心病、不明原因胸痛、心肌梗死或心脏手术评估时进行,主要适用于冠状动脉狭窄评估、心肌缺血确诊、心脏结构异常检查、术后疗效复查等情况。
1、冠状动脉狭窄评估当患者存在典型心绞痛症状或心电图异常,怀疑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超过50%时需造影。可能与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有关,表现为活动后胸痛、气促。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
2、心肌缺血确诊运动负荷试验阳性或心肌核素扫描提示缺血时需造影确认。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有关,表现为胸闷、心悸。可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酯、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
3、心脏结构异常检查心脏超声发现瓣膜病变、先天性心脏病或室壁瘤时需造影明确解剖细节。可能与风湿热、感染性心内膜炎有关,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介入或外科治疗。
4、术后疗效复查支架植入或搭桥术后6-12个月需复查造影评估血管通畅度。可能与内膜增生、血栓形成有关,表现为再发胸痛。需强化抗凝治疗如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
检查前需空腹4-6小时,术后保持穿刺部位制动24小时,遵医嘱监测心率血压变化,避免剧烈运动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