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扭伤可通过休息、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急性腰扭伤通常由姿势不当、负重过大、肌肉疲劳、腰椎退行性变和腰部外伤等原因引起。
1、休息:急性腰扭伤后应避免剧烈活动,尽量卧床休息,减轻腰部负担。休息时可采用侧卧位或仰卧位,并在腰部下方垫软枕以保持腰椎自然曲度,缓解疼痛。
2、冷热敷:急性期24-48小时内可使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有助于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48小时后可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
3、药物治疗:疼痛明显时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片300mg每日两次,或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涂抹患处,每日3-4次。肌肉痉挛严重者可口服盐酸乙哌立松片50mg每日三次。
4、物理治疗:急性期过后可进行低频电疗、超声波治疗等物理疗法,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组织修复。治疗频率为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具体方案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5、康复训练:疼痛缓解后可逐步进行腰部核心肌群训练,如桥式运动、猫式伸展等,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改善腰椎稳定性。训练时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用力,每日练习10-15分钟。
急性腰扭伤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坐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饮食上可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鸡蛋等,有助于骨骼健康。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等,可增强全身肌肉力量,预防腰部损伤复发。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急性腰扭伤后是否能够上班,需根据伤情严重程度和个体恢复情况决定。轻度扭伤可通过休息、热敷、按摩等方式缓解,但重度扭伤需就医治疗,避免加重损伤。
1、伤情评估:急性腰扭伤后,首先应评估疼痛程度和活动受限情况。轻度扭伤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时加剧,但可忍受;重度扭伤则可能伴随剧烈疼痛、活动明显受限,甚至无法站立或行走。轻度扭伤可在家休养,重度扭伤需及时就医。
2、休息与活动:轻度扭伤建议卧床休息1-2天,避免腰部负重和剧烈活动。恢复期间可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但需避免弯腰、提重物等动作。重度扭伤需严格卧床休息,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
3、热敷与按摩:轻度扭伤可通过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热敷温度控制在40-45℃,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按摩可采用轻柔手法,重点放松腰部肌肉,避免过度用力。
4、药物治疗:重度扭伤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片400mg,每日2次或双氯芬酸钠肠溶片50mg,每日2次,缓解疼痛和炎症。局部可使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涂抹,每日3-4次。
5、康复训练:轻度扭伤恢复后可进行腰部核心肌群训练,如桥式运动、猫式伸展等,增强腰部稳定性。重度扭伤需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训练,逐步恢复腰部功能。
急性腰扭伤后,饮食上可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肉、新鲜蔬菜,促进组织修复。运动方面,恢复期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避免剧烈运动。护理上注意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减少腰部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