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皮肤干燥可通过加强保湿、调整生活习惯、使用外用药物、避免刺激因素、补充营养等方式改善。手部皮肤干燥通常由环境干燥、频繁接触刺激物、皮肤屏障受损、维生素缺乏、皮肤病等因素引起。
1、加强保湿每日多次涂抹含尿素、神经酰胺或透明质酸的护手霜,如凡士林修护晶冻、适乐肤修护保湿润肤霜。洗手后立即擦干并补涂保湿产品,夜间可厚涂后佩戴棉质手套加强吸收。选择无香精、无酒精的温和配方,有助于修复皮肤屏障。
2、调整生活习惯减少每日洗手次数,水温控制在37℃以下,避免使用碱性肥皂。家务劳动时佩戴橡胶手套隔离清洁剂。冬季外出穿戴保暖手套,室内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在40%-60%。规律作息有助于皮肤自我修复。
3、使用外用药物若伴随皲裂或炎症,可遵医嘱使用复方乳酸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药物。真菌感染需联用联苯苄唑乳膏,湿疹患者可短期使用他克莫司软膏。药物使用期间仍需配合保湿剂,避免形成药物依赖。
4、避免刺激因素直接接触消毒液、洗涤剂等化学物品会加重干燥。美甲产品中的丙酮溶剂易导致甲周脱皮。寒冷大风天气会加速水分流失。反复摩擦或过度去角质可能损伤角质层,需减少机械性刺激。
5、补充营养缺乏维生素A、B族维生素或必需脂肪酸会影响皮脂分泌。日常可增加深海鱼、坚果、深色蔬菜的摄入。严重干燥者可短期服用维生素E软胶囊,但需避免过量。糖尿病患者需先控制血糖水平。
持续干燥伴发红、脱屑或疼痛时需排查特异性皮炎、银屑病等皮肤病。日常护理应选择不含防腐剂的保湿产品,避免抓挠皮损部位。冬季可改用油包水型护手霜,洗手后轻拍而非揉搓擦干。长期接触化学制剂者应定期进行手部皮肤评估,必要时调整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