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神经内科

新生早产儿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朱振国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脑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怎么治疗

脑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可通过止血治疗、降低颅内压、预防脑血管痉挛、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症通常由外伤性血管破裂、凝血功能障碍、颅内压骤升、脑血管痉挛、继发感染等因素引起。

1、止血治疗:

急性期需立即控制出血,临床常用氨甲环酸、酚磺乙胺等止血药物。伴有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补充凝血因子或血小板,严重出血可能需介入栓塞治疗。止血后需监测血红蛋白及凝血功能变化。

2、降低颅内压:

血肿压迫易引发颅内高压,需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剂。保持头高30度体位,必要时行脑室引流术。持续监测瞳孔变化及意识状态,警惕脑疝形成。

3、预防脑血管痉挛:

出血后3-14天为血管痉挛高发期,可应用尼莫地平持续泵注。维持正常血容量和血压,避免低钠血症。经颅多普勒超声可动态监测脑血管流速变化。

4、手术治疗:

对于CT显示血肿厚度超过10毫米、中线移位明显的患者,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去骨瓣减压术。合并脑室积血者可能需脑室外引流,手术时机需根据格拉斯哥评分综合评估。

5、康复治疗:

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高压氧治疗,配合运动疗法改善肢体功能。认知障碍患者需进行定向力训练,言语障碍者介入语言康复。康复周期通常需3-6个月,重度损伤可能需长期康复。

恢复期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选择低脂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豆制品。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监测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三个月内禁止高空作业和驾驶,定期复查头颅CT评估吸收情况。出现头痛加剧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痒疹 头痛 肌无力 抽动障碍 高钙血症 感染性休克 部分性葡萄胎 老年性睑外翻 持续性枕横位难产 泌尿生殖系滴虫病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