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病变可能由遗传因素、营养缺乏、代谢异常、感染或中毒、外伤或压迫等原因引起。周围神经病变通常表现为感觉异常、肌力减退、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
1、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疾病如腓骨肌萎缩症可直接导致周围神经髓鞘或轴突变性。这类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远端肌无力伴感觉减退,基因检测可辅助诊断。治疗需结合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注射液,并配合康复训练延缓病情进展。
2、营养缺乏长期维生素B1、B6、B12或维生素E缺乏会影响神经髓鞘合成,常见于酗酒或胃肠吸收障碍者。典型表现为对称性肢体麻木,可通过血清维生素检测确诊。治疗需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腺苷钴胺片等,同时调整膳食结构增加全谷物和动物肝脏摄入。
3、代谢异常糖尿病未控制时持续高血糖会损伤神经微血管,引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多见双足袜套样感觉异常,神经传导检查显示传导速度减慢。除控制血糖外,可选用依帕司他片、硫辛酸胶囊等改善神经代谢,疼痛明显者可用普瑞巴林胶囊缓解症状。
4、感染或中毒莱姆病、HIV等感染或重金属、化疗药物中毒均可损伤神经。这类病变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伴随原发病特征。治疗需针对病因使用多西环素片抗感染或二巯丙磺钠注射液解毒,同时联合神经生长因子促进修复。
5、外伤或压迫骨折碎片压迫、椎间盘突出或腕管综合征等机械性损伤会造成局部神经功能障碍。典型表现为特定神经支配区感觉运动异常,肌电图有助于定位。轻症可用甲钴胺分散片营养神经,严重压迫需手术解除,术后配合低频电刺激促进功能恢复。
日常需避免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造成神经压迫,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足部感觉。出现持续肢体麻木或无力时应尽早就诊,神经电生理检查能明确病变程度。饮食注意补充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戒烟限酒有助于防止神经进一步损伤。急性期过后可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神经肌肉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