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增生性肾炎可通过控制血压、调节饮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透析治疗等方式干预。弥漫增生性肾炎可能与链球菌感染、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
1、控制血压高血压会加速肾小球损伤,常用降压药包括缬沙坦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或钙通道阻滞剂。需定期监测血压,避免摄入高盐食物,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内。血压稳定有助于延缓肾功能恶化。
2、调节饮食需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生物价高的蛋白。同时限制磷、钾的摄入,避免加工食品。合并水肿时应限制每日饮水量,保持出入量平衡。
3、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减轻肾小球基底膜损伤。用药期间需监测血糖、骨密度变化,预防感染。激素治疗通常需要4-8周才能评估疗效,不可自行减停药物。
4、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片、他克莫司胶囊等适用于激素抵抗或依赖的病例,能选择性抑制T细胞活化。用药期间需每周检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避免接种活疫苗。可能出现骨髓抑制、肝肾毒性等不良反应。
5、透析治疗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分钟或出现严重电解质紊乱时,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透析可替代部分肾脏功能,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治疗频率通常为每周2-3次,需配合严格的水分和饮食管理。
患者应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超声,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合并感染时需及时使用抗生素,但禁用氨基糖苷类。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出现少尿、呼吸困难等急症表现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