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肾炎通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等症状,可能与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等伴随出现。
过敏性紫癜肾炎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典型症状包括双下肢对称分布的紫红色皮疹,按压不褪色,部分患者伴有膝关节或踝关节肿痛、阵发性脐周疼痛。肾脏受累时尿常规可见红细胞和蛋白,严重者出现肉眼血尿或肾功能异常。确诊需完善尿沉渣镜检、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IgA水平检测,必要时行肾穿刺明确病理类型。皮肤紫癜出现后4-8周内需定期监测尿常规,若持续异常应考虑肾脏损伤。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预防感染,出现水肿或尿量减少应及时就医。
建议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
过敏性紫癜可能会复发,但复发概率因人而异。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相关的血管炎性疾病,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
过敏性紫癜复发常见于未彻底消除诱因或存在持续刺激的情况。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是主要诱因,链球菌或病毒感染后可能激活异常免疫反应。接触过敏原如食物、药物或花粉也可能导致复发。部分患者存在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即使无明显诱因也可能反复发作。寒冷刺激、剧烈运动或疲劳等物理因素同样可能诱发症状。儿童患者因免疫系统未完全发育,复发概率略高于成人。
少数患者可能因遗传易感性或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反复发作。IgA分子结构异常或补体系统缺陷患者复发风险较高。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时,紫癜可能作为伴随症状反复出现。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抗生素者也可能因药物因素复发。
日常需注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发作期建议卧床休息并记录可疑诱因。出现新发皮肤紫癜、关节肿痛或腹痛时应及时复查尿常规与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