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增强CT通常可以辅助判断肝癌,但确诊仍需结合病理检查。肝癌的诊断方式主要有增强CT检查、甲胎蛋白检测、超声造影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肝穿刺活检等。
1、增强CT检查肝脏增强CT通过注射造影剂观察肿瘤血供特点,典型肝癌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快速消退。该检查能发现直径超过1厘米的病灶,对富血供肝癌检出率较高,但无法区分高分化肝癌与肝腺瘤等良性病变。
2、甲胎蛋白检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超过400微克/升时需高度警惕肝癌,但约30%肝癌患者指标正常。该指标需与影像学联合评估,单独检测可能出现假阳性,如活动性肝炎、生殖细胞肿瘤也可导致升高。
3、超声造影检查超声造影采用微泡造影剂动态观察病灶血流,肝癌多表现为动脉期快速增强、门脉期快速廓清。该技术对肝硬化背景下的小结节检出具有优势,但受操作者经验影响较大。
4、磁共振成像检查肝脏特异性MRI能显示肿瘤细胞功能状态,肝胆期低信号是肝癌特征性表现。普美显增强MRI对小于2厘米病灶的检出率超过90%,可鉴别高分化肝癌与癌前病变。
5、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是肝癌诊断金标准,通过穿刺获取组织进行显微镜观察。活检能明确肿瘤分级和分子特征,但存在出血、针道转移等风险,凝血功能异常者需谨慎选择。
建议肝癌高危人群每6个月进行一次超声联合甲胎蛋白筛查,发现可疑病灶时及时进行增强CT或MRI检查。日常生活中需严格戒酒,避免食用霉变食物,控制慢性肝炎病毒复制。确诊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可自行中断抗病毒治疗或滥用保肝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