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代谢性酸中毒可通过补液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使用碱性药物、控制感染、调整饮食等方式治疗。小儿腹泻代谢性酸中毒通常由腹泻导致体液丢失、肠道菌群失衡、感染性病原体侵袭、喂养不当、先天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补液治疗补液治疗是纠正脱水及酸中毒的基础措施。轻中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溶液,如口服补液盐Ⅲ,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补液需根据患儿体重、脱水程度调整速度,避免过快引发心力衰竭。同时需监测尿量及皮肤弹性变化。
2、纠正电解质紊乱腹泻常伴随低钾血症和低钠血症,需补充氯化钾注射液或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补钾浓度不超过0.3%,速度需缓慢。严重低钠时可谨慎使用3%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期间需每4-6小时监测血电解质,防止纠正过度导致高钾或高钠血症。
3、使用碱性药物当动脉血pH值低于7.2或碳酸氢根小于12mmol/L时,需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注射液。用量按公式目标HCO₃⁻-实测HCO₃⁻×0.5×体重计算,先给予半量,复查血气后调整。合并肾功能不全者需改用枸橼酸钠钾合剂,避免钠负荷过重。
4、控制感染细菌性肠炎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肟颗粒或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轮状病毒肠炎以对症为主,可口服消旋卡多曲颗粒减轻症状。所有感染性腹泻均需做好接触隔离,护理前后严格手卫生。
5、调整饮食母乳喂养儿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者可改用无乳糖配方粉。已添加辅食的患儿给予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避免高糖饮食加重渗透性腹泻。少量多餐喂养,逐步恢复至正常摄入量。严重呕吐时可短暂禁食4-6小时,但不禁水。
治疗期间需每日测量体重评估脱水改善情况,记录排便次数及性状变化。恢复期可补充锌制剂如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促进肠黏膜修复。注意臀部护理预防尿布疹,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若出现嗜睡、呼吸深快等酸中毒加重表现,需立即复诊调整治疗方案。预防方面应规范手卫生、定期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