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骨科

老年女性脊椎压缩性骨裂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于一冰
于一冰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骨裂三天就能下地走路了吗

骨裂后三天能否下地走路需根据损伤程度决定,轻微骨裂可能允许短时间负重,严重骨裂需严格制动。恢复时间主要与骨折类型、部位、年龄、治疗方案及个体差异有关。

1、骨折类型:

线性骨裂未累及关节面时,可能允许早期保护性负重;粉碎性骨折或伴有明显移位的骨裂需绝对制动。稳定性骨折通过外固定后可尝试部分负重,不稳定性骨折过早活动可能导致二次损伤。

2、损伤部位:

上肢非承重骨骨裂恢复较快,肋骨骨裂三天后可在胸带保护下活动;下肢承重骨如胫骨、距骨等骨裂需更长时间制动。足部跖骨骨裂需穿硬底鞋保护,跟骨骨裂需严格避免负重。

3、年龄因素:

儿童骨裂愈合速度是成人的2-3倍,部分青枝骨折三天后可在支具保护下活动。老年人因骨质疏松需延长制动期,过早负重易导致骨折线扩大或畸形愈合。

4、治疗方案:

采用石膏固定者需严格遵医嘱制动,使用可拆卸支具者可能允许早期康复训练。关节周围骨裂需配合持续冷敷和抬高患肢,脊柱压缩性骨折需佩戴矫形器。

5、个体差异:

存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等基础疾病者需延长制动时间。营养状况良好、无吸烟习惯的患者骨痂形成较快,可适当提前进行康复评估。

骨裂后应保证每日摄入1000-1200毫克钙质和800国际单位维生素D,可通过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及海产品补充。急性期过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非负重关节活动度训练,如踝泵运动、直腿抬高等。恢复期逐步增加抗阻力训练,使用水中步行或固定自行车改善下肢肌力。定期复查X线确认骨痂生长情况,出现异常疼痛或肿胀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脱水 红眼病 胃酸过多 单纯性紫癜 僵人综合征 慢性胃窦炎 附红细胞体病 范科尼综合征 特异性心肌病 鄂木斯克出血热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