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一般3-6个月清理一次,具体频率需根据耳道分泌物量、个人体质及生活习惯调整。
耳道具有自洁功能,耳屎会随咀嚼、说话等下颌运动自然排出。健康人群无须频繁清理,过度掏耳可能损伤外耳道皮肤或鼓膜,引发感染。若耳屎分泌旺盛或存在油性耳垢体质,可适当缩短清理间隔至1-3个月,但需避免使用棉签等工具深入耳道,建议用温热毛巾清洁外耳廓。长期佩戴助听器、耳机或处于粉尘环境者,耳屎易与异物混合形成栓塞,需每2-4个月检查耳道情况。儿童耳道较窄,家长可用儿童专用发光挖耳勺观察耳屎堆积程度,发现耳屎呈深褐色块状或影响听力时再清理。游泳后耳道潮湿时不宜掏耳,防止细菌侵入。
日常应避免用指甲、发卡等尖锐物掏耳。若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或耳痛,可能为耳屎栓塞或中耳炎,须及时就医由医生用专业器械取出。清理耳屎前可用含碳酸氢钠的滴耳液软化,清理后保持耳道干燥。油性耳垢者饮食宜清淡,减少高脂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