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一般可以通过CT检查发现,但早期轻度纤维化可能难以检出。肝纤维化是慢性肝损伤后组织修复过程中的病理改变,需结合血液检查、弹性成像等综合评估。
CT检查对中晚期肝纤维化有较高检出率。随着纤维化程度加重,肝脏形态和密度会逐渐改变,CT可显示肝脏表面不规则、体积缩小、肝裂增宽等特征。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脾肿大、侧支循环开放等间接征象也有助于判断。增强CT还能评估肝内血流动力学变化,辅助诊断纤维化合并的血管异常。
早期肝纤维化在CT上可能无明显异常。此时肝脏结构改变轻微,CT分辨率有限,容易漏诊。需结合血清纤维化标志物如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检测,或肝脏弹性成像技术提高检出率。对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高危人群,建议定期采用多种方法联合监测。
日常需避免饮酒、控制体重、慎用肝毒性药物。合并基础肝病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出现乏力、腹胀等症状及时就医。确诊肝纤维化后需针对病因治疗,如抗病毒、戒酒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等抗纤维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