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得了肾积水可通过生活干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肾积水通常由先天性尿路畸形、尿路结石、尿路感染、肿瘤压迫、神经源性膀胱等原因引起。
1、生活干预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促进尿液排出,减少尿液滞留。家长需帮助孩子保持规律的排尿习惯,避免长时间憋尿。饮食上应减少高盐、高糖食物摄入,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猕猴桃等。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腰部受到外力撞击。
2、药物治疗若由尿路感染引起,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存在尿路痉挛时可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缓解症状。伴有疼痛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用药期间家长需观察孩子是否出现皮疹、呕吐等不良反应,并严格按疗程服药。
3、手术治疗对于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导致的肾积水,可采用肾盂成形术。严重尿路梗阻时需行经皮肾造瘘术引流尿液。术后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积水消退情况,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4、中医调理在医生指导下可配合使用具有利水渗湿作用的中成药,如五苓胶囊、金钱草颗粒等。针灸选取肾俞、膀胱俞等穴位有助于改善排尿功能。推拿按摩可采用揉按关元穴、三阴交穴的手法,每日重复进行10分钟。
5、定期复查轻度肾积水患儿每3个月复查一次泌尿系统超声,监测积水变化。中重度患者需每月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若出现发热、腰痛加剧、尿量明显减少等症状,家长需立即带孩子就医。长期随访可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方案。
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每日尿量及排尿频率,记录异常情况。保持会阴部清洁,选择棉质透气内衣。避免让孩子接触碳酸饮料和含咖啡因食品。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若孩子出现排尿疼痛、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到儿科或泌尿外科就诊,完善尿动力学检查等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