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杂音主要由瓣膜狭窄、瓣膜关闭不全、血流速度改变、心脏结构异常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因素引起。
1、瓣膜狭窄:
心脏瓣膜狭窄会导致血流通过受阻,产生湍流形成杂音。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二尖瓣狭窄或主动脉瓣狭窄,瓣膜增厚、粘连使开口面积减小,血液通过时产生高频率喷射性杂音。轻度狭窄可能仅表现为收缩期杂音,重度狭窄可闻及全收缩期粗糙杂音。
2、瓣膜关闭不全:
瓣膜无法完全闭合时血液发生反流,产生吹风样杂音。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在心尖区闻及全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沿胸骨左缘传导。常见病因包括瓣膜退行性变、腱索断裂或感染性心内膜炎造成的瓣膜穿孔。
3、血流速度改变:
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使血流速度加快,通过正常瓣膜时也可能产生功能性杂音。这种杂音多为柔和、短促的收缩期杂音,常见于肺动脉瓣区和主动脉瓣区,不伴有心脏结构异常。
4、心脏结构异常:
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异常通道会产生持续性机械性杂音。室间隔缺损的杂音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最响,动脉导管未闭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贯穿收缩期和舒张期。
5、感染性心内膜炎:
细菌感染导致瓣膜赘生物形成,破坏瓣膜结构引发杂音。急性感染可致瓣膜穿孔或腱索断裂,杂音性质短期内发生改变。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见于急性病例,草绿色链球菌多引起亚急性病变。
心脏瓣膜病患者需注意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2克以内,避免加重心脏负荷。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运动强度以不引起胸闷气促为度。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监测瓣膜功能变化。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