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今年28岁,在我8岁的时候,因摔了一屁股,造成了坐骨神经痛,后来经过中医,针灸治疗有所好转,现在脚与小腿最大只能成90度,走路脚成马蹄型。请问大夫现在有没有好的治疗办法呢?谢谢!
你好!这可能是难以根治的。建议摄片后确定治疗。针灸还是比较有效的。1、基本治疗
治则:疏经通络、行气止痛,针灸并用,泻法。
处方:以足太阳、足少阳经腧穴为主。
⑴足少阳经型:环跳 阳陵泉 风市 膝阳关 阳辅 悬钟 足临泣
⑵足太阳经型:环跳 阳陵泉 秩边 承扶 殷门 委中 承山 昆仑
方义:由于坐骨神经痛有沿足太阳经、足少阳经放射疼痛两种情况,故循经取足太阳经穴和足少阳经穴以疏导两经闭阻不通之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环跳为两经交会穴,一穴通两经;阳陵泉乃筋之会穴,可疏筋通络止痛,故可通用。
操作:诸穴均常规针刺,用提插捻转泻法,以出现沿腰腿部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向下放射感为佳。
加减:有腰骶部疼痛者,加肾俞、大肠俞、腰阳关、腰夹脊、阿是穴疏调腰部经络之气;与天气变化有关者,加灸大椎、阿是穴温经止痛;气滞血瘀者,加膈俞、合谷、太冲化瘀止痛。
2、其他疗法
⑴电针:根性取腰4~5夹脊、阳陵泉或委中;干性取秩边或环跳、阳陵泉或委中。针刺后通电,用密波或疏密波,刺激量逐渐由中度到强度。
⑵ 刺络拔罐:用皮肤针叩刺腰骶部;或用三棱针在压痛点刺络出血,并加拔火罐。
⑶穴位注射: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20ml,加维生素Bl100mg或加维生素B12100ug混合,注射腰2~4夹脊及秩边等穴,在出现强烈向下放射的针感时稍向上提,将药液迅速推人,每穴5~10ml。疼痛剧烈时亦可用1%普鲁卡因注射液5~10ml,注射于阿是穴或环跳穴。希望我的建议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坐骨神经痛专题:http://www.fh21.com.cn/guke/zgsjt/
坐骨神经痛患者可采用侧卧屈膝或仰卧垫膝的睡姿缓解疼痛。正确的睡姿主要有减轻神经压迫、保持脊柱中立位、避免肌肉紧张、分散压力点、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
1、减轻神经压迫侧卧时在两膝间夹枕头可减少腰椎旋转,避免坐骨神经根受压。选择中等硬度床垫能更好支撑腰部曲线,过硬或过软的床垫可能加重神经刺激。枕头高度以维持颈椎自然曲度为佳,过高可能导致颈部肌肉代偿性紧张。
2、保持脊柱中立位仰卧位时在膝盖下方垫枕,使髋关节保持15-30度屈曲,能降低椎间盘压力。可用毛巾卷支撑腰部生理前凸,但厚度不宜超过手掌宽度。避免俯卧位睡眠,该姿势会迫使腰椎过度前凸,增加神经根张力。
3、避免肌肉紧张采用胎儿式侧卧时,躯干与大腿呈130度角可放松梨状肌,该肌肉痉挛常压迫坐骨神经。上肢放置于胸前或枕上,防止肩胛带肌肉牵拉。睡前可进行腘绳肌拉伸,降低夜间肌肉代偿性收缩概率。
4、分散压力点使用记忆棉材质的体位垫能均匀分散髋部和肩部压力,预防局部缺血导致的疼痛加重。改变体位时遵循整体翻身原则,避免腰部扭转。每2-3小时调整睡姿可防止单一姿势造成软组织疲劳。
5、促进血液循环抬高下肢20厘米能改善静脉回流,减轻神经水肿。寒冷环境需注意腰腿部保暖,低温可能诱发肌肉痉挛。睡前温水浴有助于放松肌肉,水温不宜超过40度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除调整睡姿外,建议避免久坐久站,坐位时使用腰椎支撑垫。急性期可尝试冰敷疼痛区域,慢性期改为热敷。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但需避免腰部旋转动作。若夜间疼痛影响睡眠或出现下肢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应及时至骨科或疼痛科就诊评估是否需要神经阻滞或物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