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注射和口服降糖药各有优缺点,选择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决定。胰岛素能快速控制血糖但可能引起低血糖,口服药使用方便但对肝肾可能有影响。
胰岛素注射起效迅速,尤其适用于1型糖尿病或严重2型糖尿病患者。它能直接补充体内缺乏的胰岛素,对空腹和餐后血糖都有显著控制效果。但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注射操作可能带来疼痛或局部硬结,剂量不当易引发低血糖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增加,长期使用可能产生胰岛素抵抗。
口服降糖药包括双胍类、磺脲类等多种类型,服用方便且多数价格较低。二甲双胍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阿卡波糖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但部分药物可能引起胃肠不适,磺脲类药物有低血糖风险,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影响肝肾功能。对严重高血糖患者效果有限,随着病程进展可能需要联合胰岛素治疗。
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根据医嘱调整治疗方案。注意饮食控制,适量运动,保持规律作息。出现异常血糖波动或药物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治疗方案。同时要关注足部护理和眼部检查,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胰岛素糖尿病一般是指1型糖尿病,可通过胰岛素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管理等方式干预。
1型糖尿病可能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胰岛素治疗是核心手段,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需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剂量。饮食上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采用定时定量进餐原则,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运动建议选择快走、游泳等有氧活动,避免空腹运动并随身携带糖果以防低血糖。血糖仪监测应每日进行,重点关注餐前及睡前数值。
患者需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学习胰岛素注射技术并注意轮换注射部位,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含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