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平喘的中药主要有麻黄、苦杏仁、枇杷叶、桑白皮、紫苏子等。这些中药可通过不同机制缓解咳嗽气喘症状,适用于风寒、风热或痰湿等证型,使用前需经中医辨证。
1、麻黄麻黄为发汗解表要药,其麻黄碱成分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适用于风寒束肺引起的咳嗽气喘。常与桂枝配伍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但阴虚盗汗及高血压患者慎用。现代药理证实其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可减轻气道高反应性。
2、苦杏仁苦杏仁含苦杏仁苷,经肠道分解产生微量氢氰酸,能抑制咳嗽中枢。多用于肺热咳嗽、痰多气逆,常与桑白皮同用。需注意炮制去毒,过量可能引起氰化物中毒,儿童用量需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
3、枇杷叶枇杷叶具有清肺止咳功效,所含三萜类化合物能稀释痰液。适用于风热犯肺或燥热伤肺导致的干咳无痰,常制成枇杷膏使用。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呼吸道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4、桑白皮桑白皮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适用于肺热喘咳兼见水肿者。所含桑皮素可抑制组胺释放,减轻支气管痉挛。常与地骨皮配伍治疗小儿肺热咳嗽,脾胃虚寒者需配伍健脾药物。
5、紫苏子紫苏子能降气消痰定喘,富含α-亚麻酸等活性成分。多用于痰壅气逆引起的胸闷喘咳,常与莱菔子、白芥子组成三子养亲汤。其挥发油成分具有镇咳祛痰作用,但阴虚咳喘者不宜单用。
使用止咳平喘类中药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润。风寒咳嗽者可配合生姜红糖水,风热咳嗽建议食用雪梨百合。若咳嗽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肺结核、哮喘等疾病。孕妇及儿童用药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调整配伍和剂量,不可自行长期服用含麻黄的制剂。
小孩上火咳嗽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饮水和中医食疗等方式缓解。
上火咳嗽可能与天气干燥、饮食不当或呼吸道感染有关。调整饮食需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增加梨、白萝卜等润肺食材。适量饮用温水有助于稀释痰液,缓解咽喉干燥。中医食疗可选用冰糖炖雪梨或百合莲子羹,具有滋阴润肺功效。若咳嗽伴随发热或痰黄黏稠,可能提示细菌感染,需及时就医排除肺炎等疾病。日常可观察孩子舌苔颜色,白腻多为寒咳,黄腻则属热咳,针对性选择食疗方案。
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避免过度使用空调,鼓励孩子多休息有助于症状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