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临床心脑血管疾病,也是一种致命的或致残率很高的疾病。脑溢血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它是因血压突然升高,致使脑内微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在出血灶的部位,血液能直接压迫脑组织,使其周围发生脑水肿,重则继发脑移位、脑疝等。
通常所说的脑出血是指自发性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表现为失语、偏瘫,重者意识不清,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头痛、呕吐。
1、头痛头晕: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有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
2、呕吐:大约一半的脑胶犯病人发生呕吐,可能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脑膜受到血液刺激有关。
3、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在脑较深部位的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大多会出现意识障碍。
4、运动和语言障碍:运动障碍以偏瘫较为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
5、眼部症状:瞳孔不等大常发生于颅内压增高的胞疝病人;还可以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如脑出血病人在急性期常常两眼凝视大脑的出血侧。
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主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语言障碍、认知功能下降、情绪障碍和吞咽困难。这些后遗症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治疗时机密切相关。
1、运动功能障碍:
脑出血常损伤运动神经传导通路,导致对侧肢体偏瘫或肌力下降。基底节区出血易引起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特殊姿势。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肌张力异常,预防关节挛缩。
2、语言障碍:
优势半球出血易导致失语症,表现为表达困难、理解障碍或命名不能。非优势半球出血可能引起构音障碍。语言康复需结合言语治疗师指导,通过发音训练、交流板等逐步恢复。
3、认知功能下降:
额叶或颞叶出血会损害记忆、注意力及执行功能。患者可能出现计算力减退、定向障碍等症状。认知训练应结合日常生活活动,采用记忆卡片、数字游戏等方式刺激大脑功能重组。
4、情绪障碍:
约40%患者会出现卒中后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边缘系统受损可能导致情感失控,如无故哭泣或大笑。心理干预需联合抗抑郁药物,同时加强家庭支持。
5、吞咽困难:
脑干或延髓出血易损伤吞咽中枢,导致饮水呛咳、进食缓慢。严重者需鼻饲饮食防止误吸。吞咽功能训练包括冷刺激、空吞咽练习,必要时采用球囊扩张术改善环咽肌张力。
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的康复需坚持长期综合管理。饮食建议低盐低脂,适当增加深海鱼类摄入;运动以被动关节活动起步,逐步过渡到器械训练;居家环境需移除障碍物,浴室加装防滑垫;定期监测血压并规范用药是预防复发的关键。康复过程中需关注患者心理状态,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