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后取钉属于小手术范畴。该手术创伤较小、操作时间短,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术后恢复较快。
1、手术特点:
髌骨取钉术仅需切开原手术切口约2-3厘米,取出内固定物后缝合即可。术中不涉及骨骼修复或关节重建,平均耗时约30分钟,出血量一般少于50毫升。相比初次骨折复位手术,其操作难度和风险显著降低。
2、麻醉方式:
多数情况下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即可完成,避免了全身麻醉带来的心肺负担。部分敏感患者可配合静脉镇静,但无需气管插管等复杂麻醉管理。
3、术后恢复:
患者术后当天即可在支具保护下负重行走,伤口愈合约需7-10天。术后2周可恢复日常活动,1个月后能进行轻度运动锻炼。仅需定期换药,通常无需康复训练。
4、并发症风险: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局部血肿或取钉困难,但发生率不足3%。高龄或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加强切口护理,骨质疏松者需警惕取钉时发生二次骨折。
5、医疗条件:
该手术在二级医院骨科门诊手术室即可完成,无需特殊设备。但需术前拍摄X线确认骨折愈合情况及钉道位置,复杂病例需备有C型臂X光机辅助定位。
术后建议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拆线前避免剧烈活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可适量食用鱼虾、鸡蛋及猕猴桃等食物。恢复期进行直腿抬高训练维持股四头肌力量,但应避免深蹲、跳跃等对髌骨冲击大的动作。术后3个月需复查评估骨骼愈合情况,期间出现关节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日常可佩戴护膝减轻关节压力,寒冷季节注意膝关节保暖。